第21章
力,让人产生能降低风险的错觉? 抑或只是想长时间与何荷允有交集? 古芝蓝会告诉你应该只有第一项吧。 答应立项时,何荷允眼中那星星点点愉快的光芒,古芝蓝到现在还记得。然后何荷允留下一句明天见,就发动车子,单脚撑地向外转了个180度的弯,麻利地往来时的路开去。 居然连一个晚餐邀请都没有就走。 那天的晚霞一大片一大片的,染得周遭色调太暖,让古芝蓝忘记了应该拖几天再答应。 ··· 项目的名号很直接方秀计划。 光是说服当院长的爸爸同意立项,就花了3个小时,实际上,各种手续前后花了一个多月。 最终明面上研究院出资20%,古芝蓝的公司古诚出资80%。后来为了调和公司股东的反对,改为公司40%,古芝蓝个人40%。 而实际上,研究院的投入主要以设备使用费折扣、人力投入等这样的形式出现,对外支出的庞大费用几乎全从古芝蓝这边出。 即使在爸爸的帮助下,部分费用得到优惠或暂缓支付,如果没有阶段性的进展,以目前的资金流看来,大概也就能撑一年而已。 一年,远远不够! 项目的核心人员8个,第一负责人林叔叔,第二负责人何荷允,第三负责人司一冉。从这个层面来说,可算得上是个非常年轻的团队,除了林叔叔,就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专家牵头毕竟没多少人看好古芝蓝设定的目标。 这8个人从立项开始就围绕项目马不停蹄地抢时间。是古芝蓝逼着他们快的,烧钱的事情经不起磨蹭。哪怕那些研究员一再诟病她是个只想逐利的商人,她也觉得没问题商人不逐利才有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