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、傩面(八)
。秦僮始终觉得有愧于他们,知无不言言无不尽,见了这条记录,皱着眉沉思许久,方才一拍手,“是了,有别人曾经来过!” 寇冬:“是谁?” “不是山海村的,”秦僮回答,“是旁边的顾家村……好像是他们村的一个乞儿。” 1 他说起来,又微微地叹了一口气。 “顾家村,如今已经没了。” “每个村都该有神明。但神说,他们村本该有的神明没有正位,因此在那回地动中,便死了个干干净净——连一个人都不剩了。” 秦僮反复思忖了会儿,又拿手比划了下。 “那是个孩子,个子不算高,大概到这儿……父母都早死了,就剩下他一个人。村里也没人照顾他,家家户户都说他肯定是个灾星,将他赶了出来……” “我就在村里见过他一回。那时他在神前献东西,被村长抓住了。” 寇冬问:“是米?” “对,就是普通的米,”秦僮回答,“这种米饭,谁家没有——没什么稀奇的。神哪儿会需要这些!村长要他带回去,可这孩子跑的挺快,一挣开人手就没了身影。所以,花也就放那儿了。” 他说着,翻着这薄薄的一页纸,也忍不住稀奇,“村长糊涂了?连这个也记?——这算什么功德!” 寇冬蹙眉。 1 “你们就是这么告诉他的?” “自然,”秦僮道,“平平常常的东西,要来有什么用?” 他们供奉神明,当然该是最好的。上好的酒,上好的瓜果,每一年最肥的猪羊,最饱满丰硕的麦穗——与这些相比,不知从哪儿找来的一小碗米饭,甚至放的冷硬了,几乎发霉,也不知道是在那孩子手里头存了多久。 这样